某制藥企業具有12個生產批號,主要生產甘草片、肖苯和安比芬等產品,半成品加工和包裝等業務。原有制藥工業污水處理工藝,其中,A2/O、沉淀池、中間水池和污泥池為一體化設備。從進水來看,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生產污水不定期排水且濃度較高,沒有從源頭采用清污分流,長期以來對生化系統會造成沖擊較大,生化效果較差,加上A2/O池內接觸填料使用年限較長,被油泥和粘泥附著嚴重,活性生物膜含量較少,游離的活性污泥生物量較低;運行中化驗分析不完善,不能及時指導工藝運行和調整運行參數;沒有污泥處理設備,剩余污泥無法排放;砂濾池系統污堵嚴重不能投入正常運行,跨越排放,中水采用自來水補給。
改造工程內容,一是更換A2/O系統內填料和曝氣系統,重新調試系統,使出水效果有所提高,減輕后續深度處理的負荷,從而節約深度處理的一次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二是實現清污分流,增加一個事故池,將排放的高濃度污水進行單獨收集,增加高濃度污水收集管網,高濃度污水經沉淀后均勻進生化處理系統;深度處理增加MBR系統;增加污泥脫水系統,污泥經脫水后含水率降低為80%,泥餅外運處置即可。
深度處理工藝流說明
生產污水進事故池,通過水泵均勻配入調節池,生活污水進調節池,調節池污水經過提升泵提升,經過機械細格柵后進入A2/O生化系統,沉淀池出水經提升泵提升進MBR池,進一步生化,降解COD、BOD和氨氮,通過板式超濾膜過濾后出水,消毒后達到排放標準外排或回用。整個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二沉池、MBR池)經過經污泥泵提升進離心脫水機脫水,污泥與絮凝劑同時從進料管進入離心機,離心機濾液回流集水井,形成含水率為80%的泥餅外運處置。
采用“A2/O+MBR”工藝對成品制藥企業的污水處理,出水各項指標達到了排放標準,滿足企業中水回用,節約水資源。工程改造后,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收到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