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廣東某藥業公司產生的污水,其主要包括中藥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中藥生產污水來自洗泡蒸煮藥材、沖洗、制劑等生產過程,主要包括藥材清洗水、設備清洗水、濃縮冷凝液、洗罐污水、地坪沖洗水以及堿水煮泡液等,其中濃縮冷凝液和藥渣濾濾出液有機污染物濃度高達20000mg/L,主要污染物指標為有機物、懸浮物、色度、氨氮等,這些指標呈現的特點為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比重較輕及色度較高等。此外,該項目污水多為間歇排放,水質水量變化大,制藥工業污水處理難度也大。
制藥污水的工藝選擇
1預處理工藝選擇
由于該項目進水中SS含量較高,且后續提升泵及厭氧反應器均要求較低SS進水,可通過機械格柵和絮凝沉淀有效的去除進水中的SS,以期保護后續機械設備和厭氧系統。此外,由于進水中含有動物房、中藥提取車間等堿洗水,造成進水pH升高,而較高pH可能會抑制生化系統微生物的繁殖、代謝活動,可通過在線pH監測系統及投加酸或堿調節保持后續系統需要的正常pH范圍,從而保證后續生化系統的篙效率穩定運行。
此外,該中藥生產工序產生的污水呈現間歇排水,水質水量變化大等特點,可設置調節池混合各種類型污水,降低進水的污染負荷,均勻水質水量,保證后續系統的正常篙效運行。
因此,漓源環保本工程項目的預處理工藝為機械格柵+絮凝沉淀+pH調節+綜合調節。
2生化處理工藝選擇
對于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的污水以及出水要求嚴格的工程,常采取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同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的聯用技術協同處理。厭氧微生物可將難降解物質及大分子有機物代謝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在好氧階段,好氧微生物以氧作為電子受體,將小分子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及水等。
UASB工藝是目前厭氧處理的主流技術之一,已具備成熟的工藝設計方法及設備,且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及制藥等難降解及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中。UASB工藝具有容積負荷率高、耐沖擊負荷強及運行穩定等特點,同普通消化池、厭氧生物濾池、水解酸化池比較,在處理制藥污水這類水質水量波動大的高濃度有機污水時,表現出了更良好的適應性及處理效果,減少了因進水水質惡化等原因導致系統崩潰的問題。
根據目前傳統活性污泥工藝、SBR工藝、接觸氧化工藝、BAF工藝這幾種主流好氧污水處理工藝特點,結合項目高負荷、水量波動大、工程占地面積小及運維能耗低等需求,由于接觸氧化工藝同時兼具了高生物量、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高,運行費用低及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綜合評價得出厭氧池后設置接觸氧化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較為適宜。
本項目采取的工藝見圖1所示,制藥污水由于存在藥物殘渣以及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顆粒懸浮物和漂浮物,設置了機械格柵去除。其后設置集水池用于收集污水,用于穩定進水流量。設置的絮凝沉淀池通過絮凝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部分有機物、生物毒性物質和色度,以滿足后續生化工藝的要求及減少泵的損壞率,絮凝沉淀后的出水經調節pH后進入預酸化調節池,污水在預酸化調節池內進行預酸化,降解進水中的高分子有機物和難處理有機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后續系統的處理效率。由于采用UASB厭氧反應器,對進水的溫度需要提供保證,通過在線溫度監測系統,調節通入蒸汽控制進水的溫度,保證后續生化系統的篙效穩定運行。經厭氧處理的污水及二沉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好氧池,經好氧微生物的代謝降解作用,污水得進一步的凈化。由于本工程制藥污水進水中的營養物質與有機物含量失衡,需要投加合適的N、P等營養物質,保證微生物正常生存的需要。

結語
(1)中藥生產過程產生污水呈現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比重較輕及色度較高等特點,且生產污水多為間歇排放,水質水量波動大。
(2)機械格柵和絮凝沉淀可有效的去除制藥污水中的SS以期保護后續機械設備和厭氧系統。設置調節池混合各種類型污水,降低進水的污染負荷,均勻水質水量,保證后續系統的正常篙效運行。
(3)UASB工藝和接觸氧化工藝聯用,能較好地適應復雜及水質水量波動大的制藥污水,高濃度有機物經UASB厭氧水解酸化等作用后被大量削減,提高了后續工藝的可生化性,從而提高了整套系統的處理效率。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