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是一種很細小的炭粒,具有很大的表面積,而且炭粒中還有更細小的孔,這些孔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去除印染污水的色度和COD。對于偶氮染料污水等難以降解、成分復雜的印染污水,活性炭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吸附處理。使用普通活性炭進行印染工業污水處理通常達不到排放標準,目前已有很多關于改性活性炭應用于印染污水處理的研究。本文對改性活性炭處理印染污水技術進行分析,對不同改性技術的研究情況進行了綜述,并對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以期為印染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提供參考。
氧化處理活性炭是迄今為止研究多的一種改性方法,原因可能是氧化劑容易獲得,而且氧化改性技術已經成熟。但是氧化改性容易造成活性炭比表面積和總孔容積的減小,不利于活性炭對有機物的吸附,且使用硫酸和硝酸改性時會產生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氣體。因此要根據具體水質情況,選擇合適的活性炭改性方法。
還原改性是指利用還原劑與活性炭表面官能團發生還原反應,使活性炭表面堿性基團的含量增加,增強活性炭表面的非及性,從而提高活性炭對非及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常見的還原劑有NaOH、KOH、H2、N2和氨水等。
劉斌采用高溫氮氣、氨水還原改性椰殼活性炭,以增強活性炭表面的非及性,并且能夠增加炭孔數量,經處理的品紅染料污水的COD符合國家排放標準。Md.AzharulIslama等人用NaOH還原改性活性炭,使活性炭表面帶負電荷,可用作吸引陽離子亞甲基藍染料的低成本吸附劑。F.Marrakchi等人采用殼聚糖制備活性炭后用NaOH活化,得的改性活性炭不僅可以用于亞甲基藍染料的吸附,還可以用于其他陽離子染料。Manuel等人對活性炭進行有選擇性的改性,結果表明,700℃下用H2處理得的改性活性炭可以用于各種染料污水的處理。
通過還原劑與活性炭表面官能團發生還原反應,可以使活性炭對非及性有機物的吸附性能增強。因此,還原處理的改性活性炭常用于印染污水中非及性染料的吸附。
負載物質改性
在改性活性炭處理印染污水的應用中,負載物質改性大多是指負載金屬改性。負載金屬通常是利用活性炭的還原性和吸附性,使活性炭先吸附在其表面上的金屬離子,再與其發生還原反應,從而利用金屬強的吸附力,大大改善改性活性炭對印染污水的處理效果。常用的負載金屬離子有銀離子、鐵離子和銅離子等。
負載改性時,負載物質活性組分的穩定性和吸附能力是關鍵的。根據改性活性炭處理前后印染污水的色度對比可知,負載一種金屬離子時,負載銅離子的改性活性炭色度去除率顯著提高。兩種活性組分混合同時負載時,有順序的先后負載效果優于混合負載效果。比如,先負載活性高的金屬離子效果比較好。
等離子體改性
低溫等離子技術在不改變活性炭界面物性的情況下,通過影響孔隙結構與表面官能團,改變其表面化學性質,在活性炭改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采用等離子體對活性炭進行改性,將大量含氟、氮與氧的官能團引到活性炭表面,或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產生等離子體,從而增強活性炭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表面活性劑改性的活性炭結合了離子交換樹脂和活性炭的優點,其交換吸附性能提高,而且改性過程不會對活性炭本身的結構造成過多的破壞。特別是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廣泛應用于紡織、石油化工、化妝品以及環境治理等領域,離子度高,并且容易降解,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小,適用于陰離子染料為主的污水處理。
結論及展望
活性炭如果用過一次就舍棄,其吸附的污染物會排放到環境中引起二次污染,同時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從經濟、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活性炭的再生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活性炭的再生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很大的限制,如果再生問題得以解決,那么活性炭在處理印染污水中的應用會更加廣泛。
鑒于活性炭處理印染污水的特點,將其他水處理技術與活性炭吸附技術相結合,可以使印染污水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活性炭對不同染料污水的吸附效能,新型活性炭復合材料、生物活性炭與活性炭的協同改性將會是今后的研究熱點。
預防和處理印染污水都是不可或缺的。除了采用各種方法積及治理印染污水,也要采用預防措施,并循環使用處理后的水,這樣不僅能節約水資源,而且能有效地減少印染污水對環境的污染。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