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微比,又叫有機負荷率,一般用F/M表示,顧名思義就是食品污水處理中食物量(F值)和微生物量(M值)的比值,即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要保證一定的處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機污染物量。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食微比的定義、計算方式以及常見控制值。
一、食微比定義
F/M在生物學上簡稱為“食微比”,“F”指的是“Food”,而“M”指的就是“Microorganism”,F/M是用在活性污泥上的,作為反應其活力的一種比值,其含義為食品污水處理中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要保證一定的處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機污染物量,代表了微生物量與食物量之間的一種平衡關系,它直接影響食品污水處理中活性污泥增長速率、有機污染物的去出率、氧的利用率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
二、食微比的計算公式
F/M=Q*BOD5(每天進入系統中的食料量)/(MLSS*Va)(曝氣過程中的微生物量)
式中:Q為進水流量(m3/d);
BOD5為進水的BOD5值(mg/L);
Va為曝氣池的有效容積(m3);
MLSS為曝氣池內活性污泥濃度(mg/L)。
三、食微比常見控制值及影響
一般情況下,低污泥負荷的食微比為0.1~0.25;常污泥負荷的食微比為0.3~-0.6;高污泥負荷的食微比為1~-5,常見工藝的食微比控制值詳見表1。

食微比較低和較高時所對應的沉降性能、溶解氧及去除率的表現詳見表2。

四、總結
1.食微比前期只是理論計算值,僅供理論參考,實際運行中應根據食品污水處理出水水質情況合理調整污泥排放量和回流量,達到蕞佳出水水質后方可計算適合的食微比作為標準值。
2.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實際運行工藝來調整食微比以及其他污泥指數,系統性地為活性污泥微生物打造宜居生活環境,進而帶來篙效率的有機污染物去除效果。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