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水簡介
由本公司設計、施工及安裝調試的某飼料廠污水處理工程,該廠生產經營各種配合飼料,項目主要為對處理玉米加工、飼料磨粉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進行洗滌的噴淋廢水,排水量為100m3/d,污染物濃度高,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根據我司在現場對生產工藝的了解及取回水樣分析,廢水具有懸浮物含量及污染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好的特點,同時廢水易腐化,造成污染物濃度上升并產生臭味,需要及時處理。廢水水質設計如下:
表1 設計廢水水質

處理后廢水執行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即:
表2 設計出水水質

二、廢水分析
1、由于廢水來水水量波動較大,且染物濃度隨廢水水量增加而下降,由于考慮到處理成本,因此物化段按水量150m3/d進行設計,一天處理20h,物化段日廢水處理量為7.5m3/h;生化段日廢水處理量為5m3/h。
2、廢水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含量高、且顆粒細小,難以自然沉淀,在不加入藥劑的情況下,飼料顆粒很難沉淀,加入藥劑有的飼料又沒有回收價值。如果采用過濾回收又很容易堵塞,操作和管理非常不便,因此我司在此對飼料顆粒不進行回收。
3、廢水來水懸浮物含量高,其中飼料顆粒物占了絕大部分,為確保來水水質均勻混合,需在集水池加入攪拌裝置。
4、廢水的氨氮濃度也處于較高水平,需考慮脫氮工藝,因此在厭氧后采用“缺氧+好氧”工藝進行處理。
三、工藝流程
綜上所述,我方設計工藝如下:

圖1 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方框圖
工藝說明:
廢水自流入集水池,在集水池調節水質水量后泵入混凝反應池,投加藥劑使污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反應生成容易沉淀的污泥,污泥進入初沉池沉淀后上清液自流入厭氧調節池。然后用泵將污水從厭氧調節池提升至UASB反應池,在產甲烷菌作用下,將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UASB出水自流到“缺氧—好氧”生化處理系統,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去除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并且在系統中進行脫氮。好氧池出水沉淀后自流到清水池,清水池廢水一部分排放,一部分可回流到噴淋塔。
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工藝。斜管沉淀池是根據“淺層沉淀”理論,在沉淀池中加設蜂窩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種新型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時間短、占地少等優點。其處理效果穩定,維護管理工作量也不大。
初沉池污泥由泵排入物化污泥池。二沉池中活性污泥和清水沉淀分離,上清液通過溢流堰流入清水池,沉淀的污泥由泵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一部分排入生化污泥池,污泥經壓濾機壓濾后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
若需進一步了飼料生產廢水處理技術或獲得此類污水處理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