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廢水一般具有有機物濃度高且難以降解、成分復雜等特點,在制藥廢水處理中單獨采用好氧生物法或厭氧生物法進行處理都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所以一般采用厭氧生物法+好氧處理法聯合技術對廢水進行有效治理。而其中的水解酸化+好氧工藝在制藥廢水處理中具有可提高廢水生化性、較強的抗沖擊能力、投資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等優點,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案例一:通過使用水解酸化法—生物接觸法聯合工藝對某廠中藥廢水進行處理。運行結果分析:該廢水在經水解酸化池處理后有機物濃度得到大幅度降低,使得廢水的可生化性和后續好氧處理的負荷分別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和降低。運行結果表明:該聯合工藝具有處理效果好、出水穩定、氧利用率高、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運行成本較低以及管理方便等優點。
案例二:通過采用氣浮+水解+好氧聯合技術工藝對某廠制藥廢水進行處理。原廢水的COD和BOD進水平均濃度分別達到了13000mg/L, 3800mg/L,處理過程中氣浮池采用部分回流加壓溶氣工藝。處理結果表明:用氣浮法對高濃度廢水進行預處理,可以使廢水的有機負荷得到有效降低,使氣浮處理效率得到提高,操作靈活;水解酸化池有效的改善了廢水的污水性,有利于后續的好氧處理,因此增加水解酸化池對于制藥廢水的處理是相當重要的。
案例三:通過試驗對采用微電解+厭氧水解酸化+SBR法聯合工藝處理某廠制藥廢水進行相關研究。試驗過程中分別考察了溫度、pH、污泥負荷以及HRT的改變對整個系統處理效果的影響。運行結果表明:在中溫時水解酸化處理效果比常溫下要好,保持溫度35℃ , HRT為6h,此時工藝對COD的去除效率為30%;原水的B/C比為0.14,可生化性較差,通過微電解和水解工藝進行處理后,廢水的可生化性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高并且B/C達到了出水的0.63,經整個工藝系統處理后出水COD達到了92%的去除率且濃度不高于200mg/L。
以上就是漓源環保小編整理制藥廢水處理相關資料,更多工業污水如何處理的相關方法及建議歡迎與小編一起探討。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工業污水處理的定制方案:

漓源環保致力于專業高濃度廢水處理服務商,十多年廢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提供“1對1”的定制廢水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