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解法是一種常用的工業廢水處理方法。微電解又稱內電解法,其原理是利用鐵和碳之間存在的1.2V電極電位差,在酸性廢水中,鐵屑(主要成分為Fe, C)中的Fe和C構成無數微型腐蝕電池,并以電位低的鐵為陽極,電位高的惰性碳為陰極,構成微型電解電極,致使廢水中的腐蝕電池與電解電極形成了無數的電解回路并發生電化學反應。電極反應如下:
陽極(Fe),Fe-2e-→Fe2+,E(Fe/Fe2+)=0.44V;
陰極(C),2H++2e-→2[H]→H2↑,E(H+/H2)=0V;
有O2存在時,陰極(C),O2+4H++4e-→2H2O, E(O2/O2-)=1.23V;
O2+2H20+4e-→4OH-,E(O2/OH-)=0.41V;
4Fe2++O2+4H+→4H20+2Fe3+。
其主要通過氧化還原、電化學富集、物理吸附及絮凝沉淀等作用將廢水中有機污染物予以去除。
(1)氧化還原作用
微電解反應中產生了大量的化學活性極高的新生態的[[H]和初生態的Fe2+。其中,Fe2+在酸性條件下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廢水中某些強氧化性離子或有機污染物還原成毒性較小的物質。同時,碳電極上產生的新生態[H]由于活化能較高可與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發生加成、斷鏈及開環等化學反應從而將大分子有機物轉變為可生物降解性較好的小分子有機物,從而降低廢水生物毒性并提高可生化性。同時,陰極可產生的H202,O2一等氧化性極強的中間產物,對廢水中有機物的降解也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2)電化學富集作用
當廢水中鐵與碳之間構成無數原電池時,也使原電池作用空間形成一個較強電場,從而產生電泳將廢水中帶電的膠體和離子通過凝聚沉積予以去除。
(3)物理吸附及沉淀作用
在溶液pH>3且存在曝氣情況下,微電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的Fe2+和Fe3+會形成Fe(OH)2和Fe(OH)3,并逐漸由單核絡合物向多核絡合物轉變,由于多核絡合物聚合度較高,其具有較強的吸附凝聚作用,從而通過裹挾、共沉等作用將廢水中的污染物質予以去除。同時,Fe2+和Fe3+與廢水中S2-、CN-等無機物發生沉淀反應生成FeS,Fe4[Fe(CN)6]3,從而將S2-,CN-等無機物予以去除。
以上就是漓源環保小編整理工業污水處理相關資料,更多工業污水如何處理的相關方法及建議歡迎與小編一起探討。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工業污水處理的定制方案:

漓源環保致力于專業高濃度廢水處理服務商,十多年廢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提供“1對1”的定制廢水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