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于各行各業,各種紙質印刷、塑料印刷、木質印刷、金屬印刷、皮革制品印刷等,其制品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比如書刊、報紙、宣傳畫冊、紙箱,包裝、包裝袋,建筑材料,線路板等,都可以看得見各種印刷成果。因此勢必會產生大量的印刷廢水,排出大量污染水源。隨著人們對環保污染問題嚴重性的意識提高,政府對各種環保問題的把控越來越重視和嚴格,對該類廢水的處理應刻不容緩、嚴格落實。油墨是印刷技術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現針對油墨廢水的處理進行以下分析及闡述。
1.油墨的組成分類
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油墨的種類多種多樣,有各種防偽油墨,專用油墨,熒光油墨,復合油墨等。其配成技術根據每個種類作用效果、用途不同可以衍生出許多方法,因此每個油墨廠均有其自己特定的技術。 例如鈔票印刷可以在油墨中加入光敏變色的原料,在特定光下,這種原料可以由淺變深,從而達到防偽的目的。
按用途分類可分為平印油墨、凹印油墨、凸印油墨、網印油墨、絲印油墨、噴涂油墨以及筆用油墨等。但按組成成分來說,油墨可以分為兩種:油性油墨、水性油墨。目前引用較廣泛的為水性油墨。

早期的油墨為油性油墨,主要由有機溶劑、顏料以及穩定劑等助劑組成。水性油墨為綠色環保類油墨,主要組成有水溶性丙烯酸樹脂,顏料以及各種助劑等。其主要區分如下:

如表所述,水性油墨根據其特有的優點在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現對水性油墨廢水的產生及其處理方法進行以下分析。
2.水性油墨廢水來源
水性油墨廢水主要來自于油墨生產,應用過程中各種機械、設備、工具的清洗廢水。油墨根據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顏色千變萬化,組成成分復雜多樣,絕不止于上述表中列出的幾個組成成分,因此直接排放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性污染,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破壞生態平衡。
3.水性油墨廢水水質特性
水性油墨又可以分為水溶性油墨、堿溶性油墨、擴散性油墨三類。其主要區別是載色劑不同,如聚氨酯丙烯酸酯類樹脂、聚酯類、丙烯酸酯化聚丙烯酸類、聚酯丙烯酸酯類,主要為含酸性樹脂的堿性溶液制成。因此水性油墨廢水的特性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①水質組分復雜、差異大,隨著加工工藝的不同廢水的水質、水量也不同;
②主要為堿性廢水,廢水pH8-13;
③有機物含量相當高,成分復雜,丙烯酸以及帶色基團的環狀有機物占成分的80%以上,COD高達幾萬到幾十萬以上,且多為水溶性污染物,難生物降解;
④色度極高且多種多樣,線路板油墨廢水一般為深藍色;
⑤一般還含有一定量的氨氮化合物,可考慮生化去除;
⑥含有少量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一般難以生物降解。
4.處理工藝
水性油墨廢水具有極高的COD含量、色度,不具備直接進入生化的條件,采用稀釋法降低原水的COD含量已達到進入生化的條件,是不科學的,需要幾千倍、幾萬倍低濃度水,也難以達到生物降解的目的。因此,一般采用物化的方法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和色度。對于油墨廢水,采用單一的方法難以去除污染物質,可以采用以下處理方法結合處理:
1. 曝氣反應-混凝沉淀法;
2. 酸析-混凝-內電解-化學氧化法;
3. 酸析-活性炭吸咐法;
4. 酸化水解-生物法;
采用“酸析+混凝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和色度,達到進入生化的條件。我們知道采用混凝法可以對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特別明顯,通過添加混凝劑、助凝劑,形成膠體、絮凝物予以去除,但需要添加大量的藥劑,運行成本較高。油墨廢水在酸性條件下能夠凝聚成為高濃狀的膠體懸浮在水中,通過加酸再去除浮渣,廢水大部分有機物及色度得到去除,但還有一定含量的有機物和難生物降解性,若進入生化需要作進一步預處理。結合以上工藝可以大大提升廢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有機物含量、色度,減少藥劑成本,從而降低運行成本。
油墨廢水還可以通過氣浮法、吸附法、微電解法、化學氧化法以及膜過濾法等進行預處理,化學氧化法包括光催化氧化法和氧化還原法等。
生化法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法”,油墨廢水含有難降解的有機物,可生化性不高,而水解酸化能夠利用產酸菌將大分子有機物通過水解、發酵的形式降解為可生化性高的小分子有機物,從而降低了后續生物處理的處理負荷。
經過預處理提高了油墨廢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以直接進入生物處理階段,即采用物化預處理+生物法。即降低了物化法的處理成本又能提高穩定運行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