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漓源環保以東莞中藥制藥廢水處理工程為例子,講解水解酸化工藝的原理與優點。
1、水解酸化工藝的原理
水解酸化是厭氧生物消化過程的一、二階段,即水解發酵階段和產乙酸階段。即依靠水解、產酸細菌在缺氧條件下,把復雜大子有機物、不溶性有機物先在細胞外酶的作用下解為小分子和溶解性有機物,然后滲入細胞體內解產生揮發性有機酸、醇類、醛類等。
(1)水解發酵階段
水解是有機污染物進入水體環境中首先發生的重要反應,水與機污染物反應,這些復雜的不溶性的聚合物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的單體或二聚體化合物的過程。
(2)產乙酸反應
在發酵階段,已經有一部分乙酸生成,單色由于反應底物的結構和性質特點,在酸化的過程中還會生成丁酸、丙酸、乳酸等。這些在酸化酸化過程中產生的低分子酸都可以進一步降解形成乙酸。另外,碳酸和甲醇也可以轉化為乙酸。
水解酸化工藝主要是通控制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時間和選育的細菌種屬達到其目的。
2、水解酸化池有三個作用
(1)調節水量,均衡水質
(2)進行中低溫厭氧生物催化水解酸化預處理,即將反應控制在厭氧四階段(水解、酸化、產酸、產甲烷)的一、二階段,使制劑及酒精回收廢水中的大分子及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有機酸和小分子化合物,為SBR生化處理提供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機酸基質,縮短SBR運行周期,提高生化處理效率。
(3)厭氧消化SBR池剩余活性污泥。
廢水經水解酸化后中部清液進入SBR池,SBR池是間歇運行的活性污泥反應器,一般按進水-曝氣-沉淀-排水-休閑5個工序順序運行,兼具水質均化、生化反應和沉淀三種功能,其生化反應實質是厭氧-好氧-厭氧反復交替發生,絲狀菌被充分抑制,不易發生污泥膨脹,剩余污泥量也較傳統活性污泥法少。
SBR池清液經潷水器外排,剩余活性污泥直排入水解酸化池厭氧消化后,定期經污泥泵抽出,投加絮凝劑經管道混合后排至污泥干化場,經過濾和自然干化后作廠區花圃園藝肥料,徹底消除二次污染。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將厭氧水解處理作為各種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可提高污水生化性能,降低后續生物處理的負荷。因而被廣泛運用在難生物降解的化工、造紙及有機物濃度高的食品廢水處理中。
3、水解酸化工藝的優點
水解酸化工藝與單獨的厭氧工藝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水解、酸化階段所產生的產物主要為小分子有機物,可生物降解性一般比較好。故水解池可以改變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從而減少反應時間和處理能耗。
(2)對降解固體有機物的降解可以減少污泥量,其功能完全和消化池一樣。工藝僅產生很少的難厭氧降解的剩余活性污泥,故實現了污水、污泥一次處理,不需要經常加熱的中溫消化池。
(3)不需要密閉的池,不需要攪拌器,不需要水、氣、固三相分離器,降低了造價和便于維護。由于這些特點,可以設計出適應大、中、小型污水廠所需的構筑物。
(4)由于反應控制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前,故出水無厭氧發酵所具有的不良氣味,改善污水處理廠的環境。
(5)由于一階段,第二階段反應進行迅速,故水解池的體積小,與一般初次沉淀池相當,可節省基建投資。
由于水解酸化工藝可為好氧工藝提高優良的進水水質(即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條件,提高好氧處理的效能;同時可利用產酸菌種類多、生長快及對環境條件適應性強的特點,以利于運行條件的控制和縮小處理設施的容積。
以上就是漓源環保承接東莞中藥制藥廢水處理工程的相關資料,更多制藥廢水如何處理的相關方法及建議歡迎與小編一起探討。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制藥廢水的定制方案:

漓源環保致力于專業高濃度廢水處理服務商,12年廢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提供“1對1”的定制廢水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