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處理工藝
酸堿廢水采取化學調節、好氧生化、生化池(MBR)、初級過濾、超濾(UF)、反滲透膜回收治理工藝(即膜生化反應器衍生技術,能使其透過水的各項指標均達到電鍍廢水處理工藝規定用水標準,未透過水用于振動研磨、酸、堿清洗并且還可以根據需要制備出超純水)。
⑵、處理原理
采用生化技術(MBR)、超濾(UF)與反滲透膜技術綜合處理; 本工藝首先利用膜生化反應器衍生技術(MBR)對反應池內的含泥污水進行過濾,實行污水分離,是指膜生化反應器的出水之后增加超濾和反滲透膜,由于膜生化反應器的出水氨氮、總金屬離子、SS等指標已經達到排放標準,但部分難生化降解或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尚不能去除,為達到更高的排放標準,則需采用納濾(或反滲透)進一步分離難降解較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深度處理,確保出水COD達到排放要求。
A、生化(MBR)系統:膜生物反應器(MBR),是生物處理與膜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工藝,MBR用膜分離技術代替了傳統的泥水分離技術,提高了生化反應器中的污泥濃度,使生化處理效率更高,抗沖擊負荷能力更強,系統占地面積也遠小于傳統工藝。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特殊的超濾膜,本方案設計采用浸沒式MBR,用膜對生化反應池內的含泥污水進行過濾,實行污水分離,一方面,膜截留了反應池中的微生物,使池中污泥濃度大大增加,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應進行得更迅速,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過濾精度,出水清澈透明,也稱為浸沒式CMF膜系統。MBR工藝集合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的生物處理技術和膜的高效截留作用 ,使系統出水水質得到大幅度提高 ,防止膜污染;它利用具有選擇透過能力的薄膜做分離介質,膜壁密布微孔,原液在一定壓力下通過膜的一側,溶劑及小分子溶質透過膜壁為濾出液,而較大分子溶質被膜截留,從而達到物質分離及濃縮的目的。
膜生化反應器衍生工藝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高質量出水水質
(2)低壓運行、產水率高且穩定
(3)避免了鹽份富集,濃縮液可回灌集成、標準化程度高
(4)自控化程度高,全自動操作,可無人值守
B、超濾(UF)技術是一種膜分離技術,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篩分過程。溶液在壓力作用下,溶劑與部分低分子量溶質穿過膜上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而高分子溶質或其它乳化膠束團被截留,實現從溶液中分離的目的。其膜為多孔性不對稱結構。過濾過程是以膜兩側壓差為驅動力,以機械篩分原理為基礎的一種溶液分離過程,使用壓力通常為0.03~0.6MPa,篩分孔徑從0.005~0.1μm,截留分子量為1000~500000道爾頓左右。幾乎能截留溶液中所有的細菌、熱源、病毒、膠體微粒、蛋白質、大分子有機物,可以保護反滲透膜(RO)的使用壽命。
納濾(Nano filtration, NF)分離作為一項新型的膜分離技術,技術原理近似機械篩分,但是納濾膜本體帶有電荷性,因此其分離機理只能說近似機械篩分,同時也有溶解擴散效應在內。超濾或反滲透相比,納濾過程對單價離子和分子量低于200的有機物截留較差,而對二價或多價離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間的有機物有較高脫除率。納濾膜的分離孔徑在一般在1nm到10nm左右,一般的納濾操作壓力為5-25bar左右。
C、反滲透技術(RO),反滲透原理是:若我們在濃溶液側施加壓力克服自然滲透壓,當高于自然滲透壓的操作壓力施加于濃溶液側時,水分子自然滲透的流動方向就會逆轉,進水(濃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過膜成為稀溶液側的凈化水。RO主機就是以反滲透原理為基礎進行水質純化的具有極高的脫鹽率,并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SiO2和TOC,并具有較大的產水量。保證了水的再利用。
以上就是漓源環保小編整理電鍍廢水處理相關資料,更多電鍍廢水處理的相關方法及建議歡迎與小編一起探討。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電鍍廢水處理的定制方案:
漓源環保致力于專業高濃度廢水處理服務商,12年廢水處理一站式服務。 提供“1對1”的定制廢水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