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介紹到我國電鍍廢水處理的發展過程,建國初期,我國電鍍行業只有在幾個有限的大城市有專業的電鍍廠,并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行業組織。隨著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的實施,特別是我國當時機械工業部體制的實行,電鍍行業成為一種附屬于整機和設備總裝工廠的專業車間或部門。
我國在重返聯合國以后,對工業、工藝與環境問題的認識有所提升,從而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全國電鍍界開展了無氰電鍍的運動,各界出現了一些以研究和推廣電鍍新工藝為目的的電鍍研究會、技術交流隊和學會。改革開放初期電鍍企業和行業活動迅速發展,涌現一大批鄉鎮電鍍企業,這種粗放的經營模式,雖然帶來經濟繁榮,也有了環境污染的沉重代價。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附屬于整機企業的電鍍車間開始將電鍍加工委托專業企業進行,一些新興的民營電鍍企業開始上規模,并開始接受地方政府的統一規劃,在統一籌建的電鍍工業園區內從事電鍍生產,從而在提升企業技術管理和管理水平的同時,使環境治理有了統一的規劃和方案。經過近些年的努力,這種模式開始成為我國電鍍企業生產的主流。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電鍍廢水處理為起步階段,以鍍種單小規模電鍍企業為主,廢水處理簡單或未處理直接排放,嚴重污染環境。20世紀80年代初末至90年代中,電鍍廢水處理為發展階段,大部分廢水進行了處理,由于廢水處理和防治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環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水綜合利用和貴重物質回收率不高。20世紀90年代末至現在,電鍍廢水處理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工藝改革、科技進步,從水純處理向回用閉路循環方向發展,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環境污染得到了明顯改善。
以上就是漓源環保小編整理電鍍廢水處理相關資料,更多電鍍廢水處理的相關方法及建議歡迎與小編一起探討。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電鍍廢水處理的定制方案:
漓源環保致力于專業高濃度廢水處理服務商,12年廢水處理一站式服務。 提供“1對1”的定制廢水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