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甲醛污水處理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甲醛污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氧化法、生物處理法、吹脫法、縮合法、石灰法等。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型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醇和醚。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爾馬林。甲醛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原料,主要用于塑料工業、合成纖維、皮革工業、醫藥、染料以及木材粘合劑生產過程等。
1、氧化法
芬頓試劑氧化處理甲醛污水是國內外學者普遍研究的一種方法。試劑是由H2O2 和Fe2+組成的一種強氧化劑,主要利用高活性的羥基自由基(˙OH)氧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有機物的完全降解。
2、濕式氧化法
在無外加催化劑的條件下,含甲醛的污水在180~315℃和2~15MPa下,其中的有機和無機碳會選擇性的成為CO2和H2O,而不會產生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氯化氫、飛灰等。外加CuO- ZnO /Al2O3 催化劑后,則反應時間縮短,溫度和壓力也可降至130~250℃和1~5MPa。據相關研究表明,甲醛和CODCr的去除率均可達90%以上。
3、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從20世紀70年代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環保技術。它利用了半導體氧化物材料在光照下,表面能被激活的特性,可有效地氧化分解有機物、還原重金屬離子、殺滅細菌和消除異味,尤其是常用的TiO2體系。
4、二氧化氯法
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優良的殺菌消毒劑、漂白劑和高效氧化劑,其有效氯含量高達263% ,是氯氣氧化能力的2.6倍。用其殺菌消毒完全沒有致癌、致畸性,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A I級產品,排在安全消毒方法的首位。
5、超聲波/H2O2氧化法
過氧化氫(H2O2 )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可以單獨或者協同處理甲醛污水。
6、生物處理法
甲醛污水的生物處理大都采用厭氧水解酸化與好氧生物處理相結合的方法。一般認為,超過200 mg/L的甲醛污水對各種微生物和菌種都有抑制和殺死作用,因此,大于200 mg/L甚至幾千mg/L的甲醛污水是不能直接用生物處理法的,須進行預處理。使甲醛濃度降低到微生物可以降解的安全濃度,一般小于50 mg/L,再用生物處理法降解CODCr。
7、吹脫法
此方法是利用甲醛易溶于水、沸點低、易揮發的特點,對生產污水中的甲醛用蒸汽進行吹脫預處理,以減少后續處理過程的負荷,改善處理效果。生產污水進行吹脫處理,揮發的甲醛氣體經回收后可作為生產原料,配成含37%的甲醛溶液。但此方法適用于高濃度(5000mg/L以上)的甲醛污水,通過處理無法使甲醛濃度降到200mg/L以下,還需要結合其它的預處理方法,并且能耗較大。另外結合生產裝置,往往已經有分離等工藝回收甲醛,重復處理不經濟。
8、縮合法
縮合法也稱尿素法。主要是利用尿素與甲醛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可以生成甲基脲沉淀。基本方法是:用鹽酸調整甲醛污水的PH值為2左右,按比例加入適量的尿素,可以使甲醛的去除率達到80%以上。但此方法與吹脫法一樣適用于高濃度的甲醛污水,無法滿足后續生化處理的需要。此方法多為實驗室研究,工業化應用還有待實踐。
9、石灰法
甲醛在堿性條件下加熱,能發生樹脂化反應,此原理可用來處理甲醛污水,常用的催化劑為Ca (OH)2。在有石灰存在的情況下,甲醛會聚合生成己糖。此方法盡管不能使CODCr降低,但轉化后的糖類物質對微生物沒有任何毒害作用,而且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長。對于后續生物處理非常有好處。主要的方法是:用氫氧化鈉控制甲醛污水為堿性(PH=11-12),按石灰與甲醛的質量濃度比為0.1的比例投加石灰量,并控制溫度為70℃左右,通過研究表明,甲醛濃度的去除率可達到99%以上。此方法甲醛濃度的去除主要有兩個因素,理論上講,石灰的投加量越大,溫度越高,反應越快越好。
甲醛對人和溫血動物的毒性很強,它能刺激皮膚,易引起皮炎,易產生呼吸道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如果人類長期飲用被甲醛污染的水源,會引發頭昏、貧血以及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由于甲醛在工業生產中的用途很廣,完全的限制是不現實的,須對生產的甲醛污水進行處理。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