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染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政策的治理工藝申明確提出:以生物治理為主、化學治理為輔、生物處理技術和物理化學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治理路線,不宜采用單一的物理化學處理單元作為穩定達標排放治理流程。因為生物治理需連續運行,否則不能滿足達標要求。而對時開時停的單一化學治理路線不予采用和推薦。
1、生物法的應用
由于印染污水的多變性,生物法處理效果有時還不能達到十分滿意的效果。因此,開發適應能力強的菌種,提高生物法的處理效果,并使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回用的要求,將是今后生物法研究的主要目標。新型的生物制劑有以下幾種:
(1)酶制劑:利用生物酶制劑處理污水、凈化環境比其他生物法效率高、速度快、出水好,不產生二次污染。用于處理印染污水的酶有漆酶、木質素過氧化物酶、嗜堿酶等。在木質素等過氧化物酶存在的條件下,漆酶的色度去除率可提高到75%。
(2)污水脫色微生物制劑:將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進行分離純化,來提取對染料脫色效果好的微生物,并進行培養。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類較豐富,包含有細菌、真菌、微型動物等不同門類的生物物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以自養型微生物為主。細菌吸食環境十的有機物,而細菌又會成為某些原士動物或后兒動物的食餌,原生動物之叫還有互相捕食,不同的后生動物也可能處在不同的營養層次上多種類的微牛物形成一個復雜的食物網。
(3)士物絮凝劑:與無機和有機合成高分子絮凝劑相比,生物絮凝劑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質和優點:
人們預見生物絮凝劑絮凝活性的廣性將使徹底消除污染成為現實,它大部分或全部取代合成高分子絮凝劑址大勢所趨。現在用于處理印染污水的生物絮凝劑有PFIOI(用于處理含羧甲基纖維素的退漿污水)、MF一3和NA7(用于染液脫色)和NOC一1(可消除污泥膨脹。恢復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2、氧化法的應用
(1)濕式空氣氧化法:
濕式空氣氧化法(WAO)是在高溫(175—350~C)、高壓(2.0—20.67MPa)下通人空氣,使溶解或懸浮于污水中的有機和無機還原物質,在液相中被直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污水處理法。
它不產生生物法中的污泥和高濃度的廢物,加入催化劑后能有效地提高濕式空氣法的氧化效率。目前國際上已成功地將該方法應用于印染等工業污水的處理。
(2)光化學氧化法:
在光氧化技術中,具有光化學活性的催化劑、氧化劑或敏化劑等是至關重要的成分。采用的雙氧水/草酸鐵(Ⅲ)絡合物作為脫色劑,利用光催化原理凈化染色污水,不用動力,只以太陽光為條件,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非常高,對環境無害,染色污水脫色后可循環再利用。
由于光化學氧化法效率較高、無二次污染;反應條件溫和(常溫、常壓)、氧化能力強和速度快、低能耗、操作靈活、設備簡單,適用于有機污水的深度處理,利用該技術處理印染等難降解污水已成為污水處理領域中的熱點之一。
TiO2,具有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空氣中的氮氧化合物、硫化合物、還原水中部分重金屬有害離子、殺菌以及除臭等作用。能有效地破壞許多結構穩定、生物難降解的污染物,與傳統的處理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高效、污染物降解更徹底的優點。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納米/TiO2,可將水體中的烴類、鹵代烴、羧酸、表面活性劑、染料、含氮有機物和有機磷殺蟲劑等迅速地氧化成CO,利H20等無機物質,從而達到去除水中有機物污染的目的。對常用的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分散染料,印染污水進行光催化脫色降解反應和光助還原反應中,一些金屬離子,如適量二價鐵離子,再加上H20,、TiO2,與Cu2o,O,它們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催化某些染料的分解。處理污水的丁iO,光催化反應器有懸浮體系和固定體系兩種,它們都可用于處理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懸浮體系是直接將yiO,與廢液混合,通過攪拌或鼓空氣使其均勻分散,光分解效率高。
光催化技術是一種含有高技術含量的新的末端治理技術,目前已在國內20余家印染企業得到推廣和應用,已列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重點實用技術。如水資源的凈化、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等。而且,隨著高效率的光催化劑、光電催化法、太陽能利用和其相關技術的進步,使光催化分解法在水質凈化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社會效益。但是在實際應用時,納米Tio2,粒子的回收與分離和3、膜分離法。膜分離技術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壓力差、濃度差、電位差和溫度差為推動力,對雙組分或多組分溶質和溶劑進行分離、分級提純和富集。
由于不使用藥劑、無二次污染、占地面積小,在水質波動較大時仍可自動連續運行。膜分離法處理活性染料污水在清潔生產計劃中是一種經濟上合算、技術上可行的技術。使用聚合物膜能有效地將污水中的Cr6+、除去,污水經過膜過濾后清濁分流,清水能達到回用的要求,如果技術應用成功的話,水的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可減少80%。應用膜分離新技術,通過超濾膜、微濾膜、納米膜等分離功能對工業污水展開多級化處理以達到水質凈化目的。同時還將研究膜技術與其他技術融合的方法,如催化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使其成為清潔生產和保證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此外,有些染色污水中的染料不能用一般的生物降解方法去除,可考慮用超濾和膜分離處理技術給予回收利用。如果將生化處理與膜技術結合,可以增進污水脫色及回用的效率。
作為印染污水處理工藝,今后重點是在物理吸附、生物法、膜技術法、污泥處理及化學法包括光催化等方面進行研究,在污染過程、機理、形態結構變化、污染體系中的多種污染物交叉作用及協同效應、污染水體的化學與生物學再生等領域內探討新技術方法,以尋求環境友好型的污水處理新方法,達到水質凈化與再生的目標。
本文為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資料,如需要進一步了解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定制方案:
請聯系漓源環保工程師:辛工13580340580;張工13600466042

走進漓源環保 用專業打動每一位客戶
漓源環保于2006年由5位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是一家技術型的專業工業污水處理服務提供商;是高新技術企業;是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桂林理工大學科研合作時間單位。公司領導及骨干均為注冊環保工程師或注冊建造師。長期致力于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技術開發、設計、施工、調試、運營管理等全程服務!

1.資質齊全
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證書、環境污染治理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等。

2.科班專業團隊
每個項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業經驗的注冊環保工程師或建造師負責或支持。

3.技術支持
公司由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碩士共同創立,與華南各大高校技術研發實踐合作。



